游武汉黄鹤楼和东湖
2020-09-08 19:33:43
  • 0
  • 0
  • 2


武汉是座既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(又谓江城),我非常喜爱她! “新冠”前,我先后多次游览了武汉,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。如今,几十年过去了,特别是武汉在这次罹难“新冠”之际和之后,我更怀念她!

武汉是“百湖之市”。如果把长江、汉水、东湖、南湖及其周边星罗棋布的湖泊看成是连绵不断水域的话,武汉如同镶嵌其上的浮岛,即一座漂浮水上的城市。由于长江和汉水交汇,将武汉一分为三:武昌、汉口、汉阳。三星高照,与日月同辉。

武汉多山,层峦叠嶂,郁郁葱葱,虽不很高,却都清丽秀美。武汉的山,延着长江,从西向东,依次排开,有梅子山、龟山、蛇山、洪山、珞珈山、磨山、喻家山等,紧密相连,宛如巨龙,横卧长江南北两岸,显得格外壮观!  当今,雄伟的长江大桥横跨于龟山和蛇山之间,正如毛泽东所云:。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。

在武汉,漫步在迂回曲折的山路上,满眼都是绿色,偶而有几丛鲜艳的野花点缀在山谷之间,仿佛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。全国最美的学府之一著名的武汉大学就座落在珞珈山上,在青山绿水的滋润下,武汉大学孕育出一代代杰出的天之娇子.

武汉历史悠久。武汉于商周、春秋时代,已成为重要古镇。市郊的盘龙城遗址,距今约3500年,是中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城。自汉以后,经南北朝,至元、明、清,武汉已成为水陆交通枢纽,明末清初,汉口镇与朱仙镇、景德镇、佛山镇,同称天下“四大名镇”。

当今, 全市现有名胜古迹339处、革命纪念地103处,

成事在天,黄鹤楼、东湖横空出世,似乎透露出上苍特而为之玄机。

黄鹤楼,原址雄踞武昌蛇山之巅。历史上黄鹤楼屡毁屡建。 1981年重建的黄鹤楼,仍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峰岭之上,享有"天下江山第一楼"之美称。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,与晴川阁、古琴台并称“武汉三大名胜”。黄鹤楼为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”之一,与湖南岳阳楼、江西滕王阁并称“江南三大名楼”。

黄鹤楼挺拔独秀,辉煌瑰丽,楼高5层,连同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,共51.4米。楼内由72根圆柱支撑,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,楼内地面、墙壁由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镶嵌而成。

楼外铜铸黄鹤造型,很像宝塔,在牌坊、轩廊、亭阁、白云阁、山门等多种辅助建筑烘托下,更显得威严壮丽。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,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,云蒸霞蔚,日月同辉,江流不息,生机盎然!登楼远眺,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。

大厅一层的正面墙壁,是一幅以“白云黄鹤”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。四周陈列与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、著名诗词的景印本,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。2至5层大厅,在布局、装饰、陈列上都各有特色,琳琅满目。走进楼顶大厅外的走廊,举目四望,大江两岸的景色,令人心旷神怡。

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已辟为黄鹤楼公园,种植许多花草树木。收藏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的石制作品。正如诗人陈运所云:“黄鹤楼,有一个腾空而起的雄姿,也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气势”。

历代名士李白、白居易、贾岛、陆游、杨慎、张居正等,都先后到这里游乐,吟诗、作赋做文章。

有人说:“天下之楼,何以名焉?诗文助成也。”此话有一定道理。我每到黄鹤楼,必想起唐人崔颢的名篇——《黄鹤楼》绝唱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唱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,唱出了人生之途茫茫?!李白到了黄鹤楼也只能长叹一声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由崔颢的《黄鹤楼》,联想到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更是才高八斗,精彩绝伦,千百年来无不为此华章而倾倒!再就是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其中说:“进亦忧,退亦忧”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,也为世代人所敬仰,谁能忘怀?还有唐人王之涣的《登鸛雀楼》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可谓人见人爱,百读不厌。特别后两句,登高望远,催人奋进,千百年来鼓舞了多少有志之士!忆往昔,世世代代,“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虽历经风雨战火,至今灵魂不死,屹立人间。这就是:诗文不朽,楼阁长存之因。历史上一向有“诗文双绝”之美谈,诸如《归去来辞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滕王阁序》《阿房宫赋》、《秋声赋》、《赤壁赋》等,都出自大诗人之手。这也许是因为文以写景、叙事、抒情等为特征,都需要诗意来衬托,方得以工。还有,我还想起唐朝张继,写了一辈子诗,但他最后只留下一首28字之作--《枫桥夜泊》,供世人代代传诵。正因为这首歌才给那座寺庙,带来了“永恒”。

登黄鹤楼,不仅仅获得愉快,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,从而使心灵净化。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,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。

每去武汉,必游东湖。我爱东湖!

“东湖”有许多有趣的故事。一次,我走近湖畔,一位身着佛装老者考问我:你知道东湖是怎样来的吗?我笑对无言。他虔诚地告诉我:传说,南海观音菩萨从西天佛主那里回普陀山时,途径江夏(武汉),侍女一不小心,把手中玉镜掉下人间,镜片化成一池碧水,洋洋洒洒,形成“东湖”。

东湖是大自然的杰作。濒临长江,在青山港和长江相通,长年累月,形成一片冲积平原,平原内有一片相对低下的凹地。汎季,江水流入,汛期过后,江水无法外泻,逐渐成为湖泊,名曰东湖。

东湖是中国最大的“城中湖”。东湖座落在武昌珞珈山畔。 “水色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,描写西湖的诗句,用在这里,也恰到好处。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,东湖的景色都别有一番韵味。晴天,在艳阳的照耀下,湖面好似撒下了流淌着的黄金,浮光跃眼,五彩缤纷,令人目眩;雨天,蒙蒙的雨丝像珠帘垂落在湖面,湖里欢快的鱼群翩翩起舞。雨水漾起的波纹,溅起银珠似的浪花,整个湖面上轻轻的笼罩着一层青烟,仿如妙灵仙女踏浪而来。

东湖如今分为听涛、落雁、白马、磨山、吹笛、珞洪六个景区,对外开放的主要是听涛、磨山、落雁三大景区。

听涛轩是东湖一个重要景点”,周围种有许多苍翠的竹子和松树,在听涛轩的护坡石板上,刻有苏东坡书写的非常醒目的“松坡”二字,石板周围,长出许多参天、挺立、苍翠的松树,为这里的景色增添几分神韵。

在听涛轩的斜对面就是水云乡。水云乡临湖并与磨山隔湖相望,是一座二层楼的琉璃瓦建筑物,登上二楼远眺湖面,烟波浩淼,风光秀美,令人心旷神怡。

湖的周围,生长许多水杉树,水杉是古老的树种,被称“活化石”。 水杉的叶子每逢深秋都会变红,在阳光下泛出金红的光泽,十分耀眼。园林主管告诉我:水杉和恐龙一样,三百万年前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各地,后却一度消失了。水杉刚毅坚强,刚直不阿,能在东湖落户,天赐我也,我们把它看成“一宝”,并 定名为“市树”,象征热情奔放的武汉人民精神!

磨山位于东湖风景区内,有山峰6座,最高的东峰形圆如磨,故云磨山。磨山峰顶有楚天台,山下建有楚城、楚辞轩。

南宋诗人名说友曾以《游东湖》为题,诗曰::“一围烟浪六十里,几对寒鸦千百雏。野木迢迢遮去雁,渔舟点点映飞乌”。今日的东湖,仍烟波浩渺,依稀动人!

每次游东湖,总要在屈原像前,默念三分钟,追忆屈原之往事。屈原是最后一次被楚襄王放逐到洞庭湖畔的。一个60多岁的老人,披头散发,形单影只,步履维艰,徘徊于湖上!它的《天问》、《离骚》都是在这个时候问世的。屈原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、文学家,最后,走投无路,投湖自尽!屈原像前,后人悲歌频频:“因谗遭放逐,汩水怒涛扬;卓绝传千古,离骚一曲殇。”“徘徊相顾影,泪下流汉江。”等。对我而言,踌躇像前,总有“半湖春色半湖愁”之感!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